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 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开启文明对话新篇章

·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 杭州发布“小花公约”!文明赏花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好事做到底!杭州小伙再续“生命火种”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美丽乡村
杭州与时俱进推动和美乡村焕新颜
杭州文明网     2024-08-08 11:12: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程慧雨

  

  

  唐家坞村陶艺馆整治前后对比。

  

  

  彰坞村老街古建筑立面改造前后对比。

  

  彰坞村鸟瞰。

  

  唐家坞村 村口一瞥。

  山的那边是什么?“90后”匀宽的答案是:“竹编和梦想”。

  匀宽的工作室位于富阳区唐家坞村的“艺创一条街”。每天清晨,他都要从山一边的上林湖路来到另一边的唐家坞村,开启一天的竹编工作。对他来说,“翻山越岭”的理由也很简单:村里的环境好、氛围好,有创作灵感。

  和匀宽一样,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把乡村作为“梦开始的地方”。而作为“造梦师”的乡村也在最近迎来全新起航——8月2日,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现场会在杭州市富阳区召开,现场考察新时代“千万工程”杭州样板,正式实施和美乡村“三大行动”,打造彰显浙江气质的诗画江南乡村。

  此次现场会既是推进会也是经验交流会。多年来,杭州以“千万工程”为画笔,与时俱进升级美丽乡村建设举措,努力绘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乡村“高颜值”“新图景”。

  通往共富的村道

  从杭州主城区向西,下了唐高线,就到了唐家坞村。村口,一面由本村书法家书写、含29个不同字体的“家”字文化墙让浓厚的“家文化”扑面而来。

  文化墙后就是“艺创一条街”,荣发产业园、象山艺坊等纷纷入驻。这条以艺术创作为主题的村道,连接着城与村、青年与梦想,也串联起该村的共富发展之路。村道两旁便是村民房,家家户户庭院大开,以满庭的“靓丽”迎接着来村的客人。

  “农旅+艺创”,是唐家坞村正在探索的共富发展模式。

  “有人的村子才有活力,而要把人迎进来,首先要把环境、基础配套等提升好?!碧萍椅氪宓匙苤榧浅孪到樯埽缭?999年,唐家坞村就提出坚持把道路修到村民家门口,到2013年底,已完成主干道、支路的路面硬化25公里。2021年,该村又提高标准,启动村内主干道及“艺创一条街”改造,结合煤气管道、自来水、污水治理、三线入地等工程建设,一次开挖、多种线路同时铺设,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

  “老百姓的支持和参与是工作的关键?!背孪邓?,在“家文化”的熏陶下,村民们都有很深的家园情怀,对村庄事务的参与度很高,村道的改造提升,就是村两委统筹布局、村民群策群力的结果。

  “以前路的两边都有鸡舍、鸭舍,管线在村中随处可见,‘脏乱差’严重,现在村子美了,百姓也有了更多收益。”在唐家坞村生活了40多年的黄文明,就收获了农村面貌提升带来的“红利”。通过对自家住房的改造设计,与厨艺精湛的几位村民合作,黄文明打造了共享厨房,提供订单式餐饮服务,同时促进村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一条条焕然一新的村道成为唐家坞村塑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缩影。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突出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背孪到樯埽酉吕?,该村还将继续推进一批安置房建设,加快村庄景区化运营,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推出更多生态旅游线路、人文故事线路,拓展共享共富的和美乡村内涵。

  “空心村”的“逆袭”

  桐庐县江南镇,坐落在天子岗脚下的彰坞村近几年也是频频“出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っ?,成为省级文明村、桐庐县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出圈”背后,是“空心村”的“逆袭”之路。

  “村中不少世居户由于宅基地的问题无法新建房屋,诸多危旧房影响村容村貌,部分村民由于用地指标有限而无法返乡建新居?!?017年,在外经商的徐健回到彰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带村两委班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村里的老旧农房。

  通过新村夜话、彰义会事等形式集体协商,采取世居户以宅基地置换公寓房使用权的操作模式,第一期华家塘农居点项目很快启动,共拆除42幢破旧农房,腾出土地23.6亩。第二期彰坞农居点项目紧随其后,共拆除村边破旧房屋51幢,?;だ们迥┟鞒趵戏?幢,腾出土地27亩……农房改造委托专业团队进行统一设计,因地制宜建设杭派民居和公寓大楼,满足不同区块村民的住房需求。

  “第二期今年年底就要交房了,第三、四期也在加紧推进中?!毙旖】殴酃獬?、沿着崭新的村道带记者在村里“兜”了一圈。

  盛夏的太阳火热,彰坞村的改造提升项目也建设得如火如荼:总建筑面积25800平方米的桐庐县天子岗传麒学校项目已露出白墙黛瓦,明年9月,彰坞村的孩子就可以在这个家门口的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利用污水池改造、形如波浪的咖啡吧,以及漂流旅游项目也计划在明年建成运营……

  “在选择学校的落户地之前,我们察看了很多地方,彰坞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非常适合孩子的成长教育。”桐庐县天子岗传麒学校项目创办人董振甘说。

  “今后会越来越好!”回乡发展的“80后”徐荷花望着窗外,眼里满是欣喜,“以前在城里的同事经?;岢眉倨诠赐?,每到夏天,年轻人还会在村里组织露天KTV,村民则会支起小摊,售卖村里的特色小吃……”她说。

  以农房改造为起点,通过革旧创新,彰坞村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不断探索、延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的“彰坞”模式。

  让“诗和远方”更加可感可及

  记者 葛玲燕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千万工程”带动下,万千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久久为功。浙江实施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就是为新时代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破题”。

  怎么破?在希望的沃野上,杭州扛起大旗先行求索:从增进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出发,统筹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注重软硬件整体升级,把和美乡村建设真正做成百姓点赞的民心工程,让“诗和远方”更加可感可及。(记者 葛玲燕 文 李忠 摄 实习生 许益坪)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