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文明培育 |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区县动态 | 文明时评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良渚遗址:高科技呵护文明圣地光彩

· 清凉守护14年 西湖凉茶10个点位开张

· 助力青年就业启航 杭州发布20000余个见习岗位

·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 杭州打造高品质市容景观推动高质量发展

· 杭州开放82个地铁站纳凉点

· 探索建立健康积分奖励机制 杭州将立法保障“全民健康”

· 免费开放!杭州地铁新服务上线

文明播报  
>>更多  

· “爱心冰箱”再现杭城街头!来一口 超清凉!

· 杭州机场设立国内机场首个流浪动物爱心驿站

·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儿子夸她:妈妈救人样子真帅!

· 菜场变身文明新舞台 “西湖阿姐”引领文明新风潮

· 一位老人写信点赞风雨中的送菜“志愿者”

· 从“小修小补”到文化名片 西兴“守艺人” 守护社区烟火气

· 提供“校门到家门”精准服务 滨江开通特殊教育学校定制公交

· 为老人解决晾晒难题 笕桥打造“邻里共享烘衣房”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播报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杭州文明网     2025-04-03 16:41: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程慧雨

  

  冯秀萍参与今年的“春风行动”捐款。

  上城区丁兰街道勤丰社区的冯秀萍,年逾古稀,因为心脏疾病、腰部手术,生活并不宽裕,但她已连续3年参与“春风行动”,每年捐款2000元。这一温暖的事迹,曾被本报关注报道,在社区中掀起爱心捐赠热潮。

  “我虽然不富裕,但只要有余力回馈社会,就会一直做下去?!痹诜胄闫夹闹校磕甑谝皇奔湎煊Α按悍缧卸焙耪?,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修课”。即便身体状况不佳,她也坚持亲自到社区捐款。面对工作人员的劝说,她说:“我知道你们心疼我,觉得我年龄大、身体不好,需要这些钱。但我看病吃药有医保报销,日常生活中你们也一直照顾我、看望我,我特别感激。虽然年纪大了,可还是想尽份力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冯秀萍的这份爱心始于2023年初。彼时正处于新冠疫情防控转段过渡关键阶段,志愿者、社工、医护人员等纷纷坚守一线,日夜守护百姓健康;独居在家的冯阿姨通过新闻关注着社会动态,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送生活物资,听到小区物业反复播放的注意事项,她的心被触动了,总想着为大家做点什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勤丰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度的‘春风行动’一启动、社区的号召一发出,冯阿姨立刻就来了。当天是阴雨天气,加上她身体不好,阿姨说几百米的路她走了20多分钟。到达社区后,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2000元现金,投入捐款箱中?!贝撕螅磕甓ㄆ诰柙?000元,成为这位退休工人雷打不动的习惯。

  冯秀萍的事迹被报道后,更多人知晓了这位平凡老人的不平凡。有读者留言:“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一颗金子般的心。”报道带来的赞誉,并未改变冯秀萍的生活节奏。2024年、2025年,只要社区“春风行动”的募捐通知响起,她总是第一批响应者。在她的带动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春风行动”中来,大家你一百、我两百,汇聚起了一股强大的爱心力量,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与希望。

  冯秀萍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恰如杭州这座善城的缩影。当她用布满老年斑的手将善款投入捐款箱时,当她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其他志愿活动时,无不在诠释着“平凡善举”最动人的模样,也正是这些绵延不绝的凡人微光,最终汇聚成了城市文明的璀璨长河。

  “我就是个普通老太太,做的都是小事?!贝悍绶鞴胄闫颊洳氐木柙な?,上面没有豪言壮语,只有3个连续的年份和相同的数额,连起来恰似一条温暖的河,流淌过杭城的街巷,映照着质朴善意的力量。(记者 姚似璐 通讯员 寿益萍 郑智方)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