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文明培育 |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区县动态 | 文明时评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7个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 良渚遗址:高科技呵护文明圣地光彩

· 清凉守护14年 西湖凉茶10个点位开张

· 助力青年就业启航 杭州发布20000余个见习岗位

·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 杭州打造高品质市容景观推动高质量发展

· 杭州开放82个地铁站纳凉点

· 探索建立健康积分奖励机制 杭州将立法保障“全民健康”

文明播报  
>>更多  

· “爱心冰箱”再现杭城街头!来一口 超清凉!

· 杭州机场设立国内机场首个流浪动物爱心驿站

·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儿子夸她:妈妈救人样子真帅!

· 菜场变身文明新舞台 “西湖阿姐”引领文明新风潮

· 一位老人写信点赞风雨中的送菜“志愿者”

· 从“小修小补”到文化名片 西兴“守艺人” 守护社区烟火气

· 提供“校门到家门”精准服务 滨江开通特殊教育学校定制公交

· 为老人解决晾晒难题 笕桥打造“邻里共享烘衣房”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首页 > 文明时评
紧紧把握“人民的西湖”主题
杭州文明网     2025-06-24 16:42:00
 稿源: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编辑: 程慧雨

  又到“杭州西湖日”。今年的西湖日延续惠民传统,6月24日当天,西湖景区所属的16个收费景点免收门票。这种免票政策并非简单的旅游促销,而是文化遗产共享理念的体现,更是“人民的西湖”的生动见证。

  然而“人民的西湖”又绝非简单等同于“免费西湖”,“共享”的前提是“发展成果”足够丰硕、足够美好?!叭嗣竦奈骱笔且黄笪恼?,涵盖环境治理、生态?;?、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多个方面,其核心则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美好的风景、美好的生态、美好的文化、美好的消费,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

  当年苏轼有名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焙笕硕啻游骱缇叭缁先ダ斫?。其实苏轼讲此话时,着眼的并非风景而是民生与经济,他接着强调“西湖有不可废者五”,其中有四条都与民生、经济密切相关:其一,杭州“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赖有西湖,“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百万生聚”。西湖若废,“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其势必自耗散”——用今天的话说,杭州发展的好势头必然受阻。其二,西湖有灌溉之利,“下湖数十里间,茭菱谷米,所获不赀。”其三,运河之水取自西湖,若改向钱江取水,江潮多沙,必导致运河澭塞,不出三年就得征调“兵夫十余万工开?!?,吏卒骚扰、泥水狼藉,沿河居民与商家将不胜其苦。其四,“天下酒税之盛,未有如杭者也,岁课二十余万缗。而水泉之用,仰给于湖。”西湖若废,这每年二十余万缗的税收就要大打折扣了。

  930余年后,西湖之于杭州依然如眉目那般重要,而其内涵则已与苏轼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今日之西湖,是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创新活力之城背景下的西湖,是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文化瑰宝的“文化名湖”。她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湖泊,更是一个承载千年人文积淀的文化符号乃至宝库,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建筑等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而文化是递进的,新时代的西湖文化更加绚烂多姿、魅力四射,其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更加举足轻重。

  谱写名城名湖新篇章,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的西湖”这一主题,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ず梦骱纳肪?、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坚持文化遗产惠及大众的理念,持续优化景区交通组织和窗口服务,加强经营场所规范管理和普惠性经营,依法打击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市民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要持续放大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综合效应,发挥好西湖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园地和具有特色的旅游引领性博物馆的作用,让西湖更好发挥在展示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在?;の幕糯?、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方面做得更好。(评论员 翟春阳)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