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厂房活化利用、历史遗存?;ぁ贾莸某鞘懈孪钅浚中嵘司踊肪?、激发产业活力、赓续城市文脉,彰显着城市更新对美好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
近日,浙江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首批25个具有典型引领价值的城市更新项目,杭州市东清大厦(商住两用高层楼宇消防改造)更新项目、拱墅区和睦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翠苑一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大运河杭钢工业遗址更新项目、天目里国际街区城市更新项目、高桥工业园更新项目、拱宸桥运河沿岸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等7个项目成功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
“杭州始终把城市更新作为统筹存量提质与增量优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老旧厂区更新以及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杭州做了大量探索,持续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笔薪ㄎ喙馗涸鹑吮硎?。
“低效地”变出“活水源”
这些探索从未停留在纸面上,早已钻进了城市的肌理里,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模样:当记忆里的老旧工厂,摇身一变成了科技感十足的“工业园”;当不起眼的商住两用楼,“长”出一个个上市企业……城市更新的“魔法”不仅让低效用地“活”起来,更让新兴产业“火”起来。
始建于2002年的高桥工业园曾容纳21家厂区以及151家以电焊厂、汽配公司为代表的低小散租户,粗放型发展模式没能带来经济的腾飞,反而带来了噪声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这片区域陷入长达数年的发展停滞。
新旧动能的转换迫在眉睫。于是,余杭区联合本地企业,以老工业园区内存量建筑物为基础,采用“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和优质运营商参与”的综合开发模式,对工业园区进行了空间和产业的重塑。
历时12个月的“更新”,2023年初,高桥工业园成功转变为了集先进产业、办公服务、商业文娱、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生态创业园。功能空间得到高效利用,其中,办公空间新增约8万平方米,商住空间新增约2万平方米??敖隽侥甓啵徒恿痘窳恕八男羌对扒薄拔蠢纯萍汲强萍贾行∑笠荡葱略靥濉钡榷嘞钍馊?,还进一步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和项目,预计开园5年内引进企业将超200家。
地处市中心地段的东清大厦,房龄超过27年。建筑防火结构和现行标准差异很大,还存在着消防设施老旧、人居环境脏乱、物业管理松散、商业业态低端等问题。
为此,拱墅区遵循“综合改一次、一次改彻底”的原则,进行了一套系统性“更新”,东清大厦消防隐患得以消除、居住品质明显提升。更关键的是,通过分类清理、腾笼换鸟、精准招引等手段,大厦商业空间输入了“新鲜血液”——整合提升了商业裙楼面积近1.47万平方米,打造了“庆春之心”生命健康产业园,吸引了英特医药健康·综合旗舰体、主板上市企业海联讯科技、新三板上市公司友华普惠眼科医院等优质企业相继落地并开业。
“老故事”续写“新篇章”
城市更新的“杭州模式”,还蕴藏着新旧更迭与文脉保护之间的深刻逻辑。这一逻辑,在大运河杭钢工业遗址更新项目中具象化为生动的现实图景——曾经高炉林立的钢铁厂区,如今被葱郁绿意覆盖,通过“更新”对工业遗存的巧妙盘活,斑驳的钢铁森林化身为数字艺术馆和音乐节舞台,吸引9.4万游客在此见证工业与艺术的震撼碰撞。
这些更新实践既牵住了运河千年文脉的“根”,又让沉睡的历史空间“醒”了过来。这样的焕新故事,在运河两岸还有更生动的续写——拱宸桥运河沿岸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也是“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更新范式”。
近年来,拱墅区聚焦贯通环大运河拱宸桥段慢生活步行体验动线,积极构建区域性“一带一街一圈”空间格局,重塑运河沿岸活力。“一带”即桥西历史街区文旅产业带;“一街”即拱宸邻里·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连接丽水路和金华南路关键路段的宁波路街区,通过风貌整治升级为了大运河沉浸式生活体验街区;“一圈”即大运河拱宸桥段风貌核心圈,以拱宸桥、桥西直街、登云桥、丽水路为步行体验动线,形成“东西互补、虚实互动、古今相融”的风貌核心圈。游客可以在这里充分感受传统工艺、现代艺术、非遗体验。
更新模式不拘一格,却始终锚定城市发展的核心航向,与千万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声相应。接下来,杭州将始终聚焦民生关切,以规划“先行”、项目“牵引”、片区“集成”,推进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记者 王昭奕 通讯员 杭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