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拱墅区十座兼具颜值与智慧的“精装版”公厕将完成改造,从解决内急的场所,到能拍出文艺大片的光影空间、带娃出行的安心驿站、科技赋能的智慧驿站,改造完成后的“城市家具”将给市民带来更舒心的体验。
突破传统功能边界,在细微处传递人文关怀。公厕虽小,却与每位市民的切身感受息息相关。这些新型公厕正在突破传统功能的边界,消除市民对“千厕一面”的刻板印象,不再只是满足基本需求的场所,而是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传递城市温度。比如在运河文化公园旁的公厕,专门设置了母婴室和儿童洗手台,这些细节设计,正是城市管理者将市民“如厕体验”放在心上的生动体现。
注重市民心声,于设计中融入创新智慧。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更需注重“问需于民”,根据市民需要来进行优化改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优先改造冲水不畅、地砖湿滑等功能缺陷公厕,还有部分公厕为提升服务质量,引入了智慧科技与无障碍、家庭友好设计等。这种功能复合化的创新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造思路,让公共设施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升级治理理念,从多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公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拱墅区自2016年以来已完成改造的188座公厕各具特色:有的延续运河文化脉络,于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历史韵味;有的则充满未来科技感,以金属镂空设计展现现代美学。这种因地制宜的改造思路,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注入了时代活力。让公厕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微型地标”。
?期待这些颜值与智慧兼具的公厕发挥作用,也期待更多细微处见真章的城市形象“再升级”举措,让市民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美好。让真正的城市好形象,不仅体现在地标建筑的高度,更体现在公共服务的用心程度。(作者 李梦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