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开启文明对话新篇章

·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 杭州发布“小花公约”!文明赏花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 130次挽袖!48岁“热血司机”完成最珍贵的生命接力

· 杭州已连续十年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 在杭州开了28年的夫妻理发店 剪出浓浓人情味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文明时评
烟火变鲜花,清明更“清明”
杭州文明网     2025-04-08 09:51:00
 稿源: 杭州网
 编辑: 程慧雨
  当杜牧笔下“雨纷纷”的清明意象,化作生态绿意与云端烛火,这一承载“慎终追远”使命的古老节气,正以文明新枝续写传统。从《“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推广生态安葬,到杭州试点“无烟陵园”,清明的嬗变印证着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智慧,既留存“寒食东风御柳斜”的诗意,更书写“万物清洁明净”的现代注脚。
  科技赋能与生态觉醒。低碳祭扫的推广依托政策与公众的双向奔赴。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引导鲜花祭扫、网络追思,杭州以免费鲜花兑换点替代焚烧桶,绍兴通过抗战老兵家书展览凝聚集体记忆,吸引超10万人次观展。数据显示,全国超60%地级市将“无烟祭扫”纳入文明条例,传统文化正以轻盈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代际碰撞与治理智慧。习俗革新面临代际观念与城乡差异的博弈。湖北黄冈七旬老人与女儿因纸钱与电子香烛争执,折射文化惯性的牵绊——民俗学者刘晓峰指出,焚烧承载的“阴阳通道”情感需有替代性载体。江西某镇干部坦言,尽管设集中焚烧点,村民仍深夜进山烧纸,凸显监管与观念之间的冲突。山东曲阜“儒乡新风”行动邀请乡贤讲解儒家礼仪,以柔性方案消解抵触情绪,为移风易俗提供新思路。
  文化根脉与时代精神。清明的现代化叙事本质是文化根脉的创造性转化。苏州寒山寺以苔藓盆栽替代香烛,呼应佛学“清净”理念;成都“清明诗词雅集”让孩子们身着汉服吟诵经典,打造流动文化课堂。上海福寿园“生命教育音乐会”用《茉莉花》旋律送别逝者,参与者感叹“音乐比鞭炮更抚慰人心”。当哀思转向精神共鸣,清明意义超越形式之争,成为家国情怀纽带——人民网“网上祭英烈”十年吸引超亿人次献花,红色基因在云端赓续。
  从《周礼》“禁火寒食”到今日“无烟祭扫”,清明的演进始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政策尊重民俗韧性、治理包容代际差异、文化激活情感共鸣,清明的变与不变终将汇成文明赓续的力量:既守住“祭如在”的本真,更答好“绿满山”的时代命题。正如《光明日报》文章所言:“最好的缅怀,是记得,也是超越。”在这条长路上,每个人都是传统的守护者,亦是未来的书写者。(作者 叶智豪)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