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 130次挽袖!48岁“热血司机”完成最珍贵的生命接力

· 杭州已连续十年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 知名歌手暖心接力 “善美靖江”再添星光

· 杭州市举办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 钱塘“教育好故事”:英雄父亲陈小荣勇救落水者 传递生命教育的正能量

· 杭州高架月季盛放 17年耕耘绘就“空中花廊”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 在杭州开了28年的夫妻理发店 剪出浓浓人情味

· 老兵16年前许下的生日愿望 如今化作他人“生命的种子”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文明时评
“听哭了”背后是人的情感
杭州文明网     2025-03-31 16:22: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程慧雨

  题为《旧轨还乡》的一篇作文,日前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共鸣。视频中,当杭州丁兰实验中学初三女生张潇冉用深情的语调,念出“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等语句,一瞬间,勾起无数思乡情愫,不少人直言“听哭了”。

  分享这篇作文的,是张潇冉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王杨军。在这篇作文中,大家找不到华丽的辞藻,也看不出所谓的“高超技巧”。全文朴实无华但却托物言情、借景抒怀,将对家乡的思念、对故人的深切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从中看得出一位中学女生的心思之缜密、观察之细腻,而这一切,正源自其真实经历、真情实感。

  有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由此也联想到这些年来曾打动过我们的那些“田园派”现当代作家,从沈从文到史铁生,再到刘亮程、李娟等等。这也并非说《旧轨还乡》就已经达到了上述作家作品的高度,或者说就是完美无瑕的,但也不得不说,其之所以引发跨年龄、跨阶层的广泛共鸣,正因为有着朴素的内在情感。

  张潇冉背后,王杨军老师功不可没。多年以来,他创办的微信视频号“语文山水”以持续分享课堂作文教学场景而广受关注?!坝镂纳剿保倘绯踔凶魑慕萄У囊环绞笛樘?,让孩子们从课堂、从书本、从生活、从户外、从课外阅读中,追寻山水田园之趣,感悟天地人之真境界,这何尝不是语文教育之本源。

  透过这样一次次地“出圈”,看到这些孩子们在课堂中展现出最为可贵的单纯、真挚、美好,也足以管窥当下语文教学真实场景:一方面,这一方“语文山水”中,仍有许多像王杨军这样的好老师在默默耕耘,努力跋涉;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的大面积传播,我们应当思索:当人工智能大规模普及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才是好的?教育又该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答案不言而喻:比“算法”更精微的永远是人的情感。教育如果失去灵魂,只是一味地模块化、公式化,剩下的就只有空洞和苍白,也从一开始就注定失去生命力。当我们为一位中学生的作文而感动,其实更是为教育中那些超越功利的人文价值而喝彩。(涂建敏)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