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 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开启文明对话新篇章

·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 杭州发布“小花公约”!文明赏花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好事做到底!杭州小伙再续“生命火种”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文明创建
数字技术赋能 校企产教融合
杭州文明网     2023-10-24 10:29:00
 稿源: 杭州文明网
 编辑: 程慧雨

  “哇!这个垃圾桶还是智能感应的呢!”“你扔错了,你看这写了你这个是可回收垃圾?!薄氨鹑哟砹耍猩阆裢纺?。”“快来看,这里在播放垃圾分类解说视频!”

  近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里7个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校园走红?!昂诳萍肌崩掷嗾疽涣料啵臀酥诙嗍ιЧ?,许多人一起研究里面到底藏了哪些科技元素,大家都说没想到现在垃圾分类也可以如此“酷炫”。

  给垃圾分类装上“智慧脑” 破解万人校园保洁难题

  “你看,我们在手机端就能查看平台数据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各垃圾分类站投放口的投递次数、重量、站内出桶数等实时数据。投放站里‘其他垃圾’投放口还配有AI智能寻桶功能,它会自动感知垃圾桶的满桶情况,自动选择将垃圾投放到还没有满的垃圾桶里,提高了垃圾投放站的承载量。每个桶还安装有满桶报警功能,当站内垃圾桶快满时,保洁人员会收到满桶报警短信提示,他们根据提示过来拉走满的垃圾桶,换上空桶就可以。很方便,减轻了保洁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毖:笄诨ùΩ贝Τば硇∏嘞蚣钦哒故臼导镜氖止芾砥教?。她介绍,以前学校虽然也经常开展垃圾分类宣教,但是校内师生众多,尤其是宿舍区近万名学生每日产生大量垃圾。因此,哪怕只是小部分人垃圾分类时乱扔、错扔,依然会给原本人手紧张的后勤部门带来很大压力,非常需要智能化的监管设备。而且以往传统的垃圾桶还存在暴露污染、不够整洁美观等缺点。自学校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营以来,校内垃圾分类的错误率明显下降,师生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校园环境的质量。

  刚巧来扔垃圾的水利学院李煜妍同学十分赞赏实践站的启用?!耙郧袄氨呱侠鲜怯幸还晌兜溃衷诙济挥辛??!崩铎襄邓淙皇切律璞?,但是实践站有电子屏、广播和视频等指导,“看几眼就会了,还有不会的时候可以问志愿者同学?!彼硎鞠衷谧约汉蜕肀咄永倍蓟崛险?、自觉分类,已经成了良好习惯。

  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产教融合共促大事

  正在实践站值守的志愿者、机电学院数控专业的蔡彬渝同学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并展示了实践站的技术力量。“你看,当人走近时,红外感应可以自动打开相应的门。” 蔡彬渝同学说实践站的技术应用对他自己学习本专业的数控技术十分有用。因此,当看到实践站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时,他觉得既能学习本专业知识,又能向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等知识,非常有意义,马上就报名了。

  学校机电学院院长金永琪介绍,该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由学校与设备生产企业浙江金实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实践站依托“低碳校园”数字管理平台,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垃圾分类数据的精准采集和智能化管理。站内自动采集垃圾称重、可回收物资源化管理、其他垃圾自动换桶、满桶报警、分类行为监管等数据上传云平台?!拔颐茄5氖丶际踝ㄒ凳怯攀谱ㄒ?,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 SGAVE )合作项目。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建设新型的校内实训方式,推动‘双元制’人才培养的创新。”

  让智能垃圾分类引领校园文明育人新时尚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文明单位、浙江省文明校园。垃圾分类工作一直是学校文明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习惯?如何把垃圾分类融入到“三全育人”的过程中,一直是学校思考的难题。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要“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7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生态环境?;ご蠡崽岢鲆?“建设绿色智能的数字生态文明”的要求。这为学校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式,将数字技术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建设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其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实际场景。

  学校党委书记张勇表示,下一步学?;菇秃献髌笠倒步ú笛г?,重点研发AI人工智能集成系统,添加“AI行为抓拍监控”功能等,将企业的产业优势与学校的专业优势充分融合,真正做到产业的难题由校企研发人员共同攻克。学生在这个产业学院,不仅可以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利于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该实践站将实现实时抓拍违规投放行为,数据实时上传监管后台,进一步有效培养师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优化“低碳校园”数字管理平台。未来实践站将充分发挥技术育人、实践育人的协同作用,将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等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使其成为学??股拿鹘逃?、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全国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场所。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垃圾分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学校与实践站设备生产企业浙江金实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