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打造“六乡”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双浦范例注入强大文化力量,回应群众公共教育和公共文化需求,双浦镇党委政府在杭州市双浦镇综合文化站基础上,增设“浦韵·复兴少年宫”、“浦韵·社区学堂”,并纳入镇党委人大政府的重点民生实施项目。
以数字化改革推进复兴少年宫创新服务,开发了线上“复兴少年宫”,实现学员注册、学员绑定、选课报课、课程管理等,以及后台管理系统的全流程数字化。适应多孩家庭,系统实现一个账户可以绑定多位学员,真正方便了家长办事。截至目前已有近800名学员注册,特别是有300余人踊跃报名学期制课程,半年内累计服务13000余人次。
打造“六乡”教育体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持续蓄力内涵发展。已组建了一支由高校教师或高校优秀研究生(本科生)、“五老”、国家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本土老匠艺人与文体名人为主体的优质师资队伍,定期开展教研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在《做文明礼仪小天使》课堂上,专业老师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意义、华夏五千年文明礼仪说起,从待人接物的日常礼仪说起,用生动的案例小故事和漫画的形式,向小朋友们宣讲了做文明礼仪小天使的重要性和行为规范;在《小锣书小小传承人》班级里,小小传承人小袁同学表示:敲着小锣用双浦话说唱身边人身边事,学习小锣书越来越有劲,通过老师专业的教学,把爱好变成兴趣非常神奇,感谢“浦韵”复兴少年宫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体验。
双浦镇“浦韵”复兴少年宫聚焦打响“浦韵”文化金名片和挖掘“双浦”文化因子,并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民生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空间和文旅文体资源,深入打造具有“浦韵”特色的公共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双减”政策,集成道德培养、宣传展示、非遗传承、音乐美术、文体娱乐、田园研学和劳动实践等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排班式、菜单式、融合式统筹配置手段,为居民提供高品质公共教育与更美好公共文化生活体验。
科学设置“学期制”“研学类”“讲座型”在内的三个???个大类的课程体系。学期制课程涵盖小主持人、诗文诵读、少儿美术、陶艺、书法、少儿舞蹈、尤克里里、少儿武术、围棋、模型巧手童玩、科学实验、四点半课堂等7项大类23门专业70余个班次?;固乇鹨斯壹斗且糯腥酥苤净笫ぷ魇?、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袁浦小学开设“小锣书”小小传承人课程。除本部外,还在吴家村文化礼堂设立吴家宫(分部)。研学类课程聚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已开设了文化礼堂、探索田野和三色文旅等3条线路集群。参加复兴少年宫活动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走出学校、走进少年宫,不仅学习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而且增强了动手能力,认识了新的朋友,对自己帮助很大,很喜欢这样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