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 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开启文明对话新篇章

·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 杭州发布“小花公约”!文明赏花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好事做到底!杭州小伙再续“生命火种”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文化杭州 > 文创产业
AI浪潮下的动漫之变
杭州文明网     2025-03-11 15:00:00
 稿源: 每日商报
 编辑: 程慧雨

  3月9日,《哪吒之魔童闹?!啡蚶奂破狈看?48.82亿元,顺利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的前6名。这场票房狂潮,正在改写全球电影产业格局。

  全片近2000个特效镜头、1万多个特效元素,耗时5年打磨,主创团队超4000人,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背后,“核心引擎”则是AI技术,众多特效镜头由AI参与生成,AI通过深度学习数千部经典动画,仅用传统流程1/3的时间便完成渲染……

  这样的AI光影“魔术”,在杭州动漫产业已遍地开花。随着AI技术狂潮的来袭,这座被誉为“动漫之都”的城市,将与“天堂硅谷”的科技基因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动漫产业会迎接一个怎么样的未来?

  AI加持下的效率革命: 制作快了三倍 成本降至六成

  在余杭区良渚街道索以科技的办公区,电脑屏上各种动漫番剧的人物、场景正在纷飞制作,其中就包括《宗门里除了我都是卧底》。

  目前,这部动漫番剧在哔哩哔哩(bilibili)平台,播放量超1.5亿次,以每周850万次播放量疯涨。很少有人知道,那些飘渺的云纹剑阵背后,有算法生成的数字墨迹。

  2021年以来,索以科技番剧频繁“上新”,《灵剑尊》《炼气十万年》《逆天至尊》《无尽神域》《我的微信通龙宫》《灵武大陆》……几个月上线一部、番剧更是做到365天不断。2024年动画年播放时长突破9000分钟,占行业总产能的25%,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

  杭州索以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洪堂细数数据背后,是AI对传统动画工业的降维打击。

  原画师王淞的指尖在键盘上跳跃,输入“现实主义风格 全身人物 奇幻生物 怪诞 中空 丝绸 空心身体”等字样,10秒钟后,一个身形瘦长、带血的皮肤与丝绸缠绕交织一起的怪物形象跃然电脑屏上——这曾是需要耗费半月雕琢的工程,而在AI的助力下,只需要几秒钟。

  马洪堂说,传统动画公司从购买小说版权,通过IP的研发、制片、编剧、原画、分镜、模型、渲染等制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是个相当大的“工程”,制作周期很长,一部动画从立项到上线起码要一年半,甚至需要两三年,整个制作周期很长。等到上市,当时选的动漫IP早就不是市场风向。

  正是看到行业痛点,2021年索以科技引入AIGC技术。马洪堂介绍,这套技术渗透到了动画制作的13个生产环节,从原画设计、模型生成、场景搭建到后期渲染。

  “建?;方?,可以一键生成基础模型,设计师只需调整眉眼、服饰。”马洪堂说,他们建立了一个集人物、场景、道具、特效等为一体的数字资产库,人物、场景、道具可直接调用,复用率高达60%,另外,组建了100多人的创作团队,对合作IP进行动画改版、重新创作。

  在AI的加持下,效率有多高?马洪堂给出了一组数据:200人团队的动画年产出从600分钟暴涨至1800分钟,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成本却直线向下俯冲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左右。

  AI深度重构动画产业生态: 1分钟“轻量化”动漫短剧即将上市

  1分钟、100-120个动漫镜头,多个剧情反转、精彩打斗画面……有了AI这张底牌,马洪堂打算进军全新的业务品类——动漫短剧。

  “这几年,动画行业经历了视效升级、小说改编、原创重构几个阶段,市场洗牌速度非???。”马洪堂表示,《哪吒2》通过5年、138个团队、4000人完成了一场视觉盛宴,可以说是文化“大餐”,索以定位则“大米饭”战略,365天的番剧更新,给老百姓提供每天的娱乐需求,未来市场上,既有满汉全席,也会有文化快餐。

  微短剧风口正盛,马洪堂想试试水。他透露,相比番剧,短剧以竖屏产品为主,大概1分钟到一分半钟,80-120集,节奏更快,情节反转更多,观众的多巴胺分泌曲线倍算法精准计算。短时间内极致的体验,相对真人短剧来说,成本更低。

  目前索以科技已经制作了三部动漫短剧,分别为《镜界》《斩诡十年》《腹黑小医仙》,今年将在腾讯、爱奇艺、B站、抖音等平台投放上线。

  同样,曾参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期制作的浙江花果山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果山传媒),今年也有计划要上线一部AI全流程动漫短剧。

  动漫制作向来以“大手笔”著称,如今,1分钟的轻量化动漫短剧产品上市,在花果山传媒CEO周建敏看来,这是此前不敢想象的。

  “在AI深度融合到动漫产业之后,我们在不少生产环节或多或少都会涉猎AI,AI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工具,可以根据工具属性,实现几种工具的组合,找到、开发出自己的工作流?!敝芙羲?,微短剧的风一定会刮到动漫短剧,目前,用AI全流程制作短剧是最好的选择,效率高、制作周期短,属于轻量化的动漫产品,他们即将上的这部动漫短剧有100集,制作仅耗时2个月,相比之前效率提高了7-8倍。

  当前“AI迷雾”萦绕:?;写呱幸到?/font>

  AI狂潮来袭,给动漫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优化生产制作环节,带来了效率革命,甚至可以说,它还深度重构了产业格局。

  然而,AI时代下的“迷雾”依旧萦绕在动漫产业面前。在这片“迷雾”下,有AI生产的不可控性,有千篇一律的产品、剧情,甚至对动画内容版权保护带来挑战……

  深耕行业20多年的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见证了杭州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到“数字化改革”,再到如今的AI人工智能浪潮。他表示,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在行业内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今年即将播出的《苏东坡与杭州的故事》中,就运用了AIGC技术,目前停留在前期原画、剧本和后期配音等环节,现在AI还达不到工业化程度。未来在AI和动画公司之间,或许会有一个更专业的行业工具出现。

  同样,AI给周建敏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不适用动漫影视化全流程制作,只能用于前期阶段的辅助?;ü酱秸谥谱鳌痘ぁ贰端斩隆贰冻勤颉啡抗缬埃ぜ?026年上线。周建敏透露,这些动画电影在前期概念上也运用了AI技术,“根据电影概念,可以让AI出几种美术风格,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路,看看哪种更贴近一些?!?/font>

  拥有强大IP矩阵的中国网络作家村,目前签约了325名网络作家,运营负责人沈荣介绍,村里有三分之一的作家都转战短剧市场,比如网剧短剧、动漫短剧,有些作家一周就能出100集的短剧剧本。接下来,短剧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拥抱AI是必然的,我们这几天已经与AI技术前沿公司对接,更好地让作家与产业接轨,创作本身是不能被工具替代的,只有持续生产有市场、原创的IP才是双赢?!?/font>

  当下火热的短剧市场,让周建敏不免担忧,“在AI的助力下,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应就降低了,原先庞大的制作团队现在只要几人完成,后期市场上会出现大量同质化的AI体短剧,时间长了大众也会出现审美疲劳?!?/font>

  不仅如此,对动漫内容版权保护也带来挑战。此前,《谁说死亡是美丽的?》日本动画电影采用人工智能软件制作部分内容,被行业指责为“盗版软件”,当前AI对版权的挑战已经从计算机生成的内容到是否拥有版权的阶段。

  “AI+动漫”路在何方?

  未来已来:人机协同发展

  2005年,杭州动漫企业不到10家,2023年,动漫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时,这里又是“天堂硅谷”、“AI高地”,上下游AI产业生态圈逐步完善。这座被誉为“动漫之都”的城市,将与“天堂硅谷”的科技基因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沈玉良作为浙江省动漫产业学会副秘书长,他分析,“AI技术是客体,是创意创作过程中的辅助工具,给行业带来了技术迭代,给动漫产业带来效能提升,如今的动漫行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窗口期。”

  此前,中南卡通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METai视听译制平台”,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影视、动画等数字内容的多语种专业翻译、国际配音“一站式”公共服务。沈玉良认为,随着AI广泛运用,动画出?;蛐砘岢晌档睦逗?。“通过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创新,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IP,将中国故事转化成国际表达,最终实现全球传播、交流?!?/font>

  在AI时代下,人机的边界在周建敏看来,AI可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但是“做什么”的创意会成为分水岭。

  “AI对纯制作公司来说是挑战,从劳动密集型到AI‘参与’生产流程,重构生产流程。而对运营IP的公司来说是一种机遇,AI缩短了IP打造周期。无论AI未来是做番剧、动画,还是动漫电影、真人影视,这都是一种表现形式,第一核心竞争力还是原创内容。未来动画行业的竞争核心不是技术比拼,而是珍贵的创意和可以变现商业化的运营能力。”

  当大家还沉浸在AI来袭的“兴奋状态”时,已经有公司在着手提前布局。索以科技正在自主研发一个“动画魔方”工具,是一款可以适用于行业的软件。

  马洪堂透露,“它主要是解决不懂三维动画生产技术的导演和艺术家,输入剧本后,AI自动拆分分镜、生成角色和场景。艺术家提供创意,我们完成整个生产流程,取得的经济效益和艺术家分账。这个软件生成之后,无论是未来国漫市场的创作数量,还是题材的多样性都会有一个颠覆,甚至未来会对整个商业生态重新洗牌?!?/font>

  AI席卷诸多行业,未来已来。沈玉良认为,未来行业势必会呈现分化态势,有精耕细作的“饕餮盛宴”,也有“文化快餐”,而不是只有算法流水线上的文化快消品,这取决于行业是否可以建立“算法为器 文化为魂”的协同机制,在人机协同中迭代发展。(记者 潘婷婷 实习生 王一力)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