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蓄力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 杭州市开展“5·12”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

· 杭州地铁新服务火了!网友:以为到了机场……

· 杭州市2025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正式启动

· 市民暖心守护 城管接力救援 杭州上塘河受困白鹭重归蓝天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 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城市管家”张花萍:十载守桥传递“最后一米”杭州温度

· 好事做到底!杭州小伙再续“生命火种”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文明聚焦
杭州蓄力构建文化人才引育留用最优生态
杭州文明网     2025-05-13 16:11: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程慧雨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记者 步恩撒 摄

  一束文明之光,穿越时空——

  八千年前,跨湖桥人劈波斩浪、驶向大海,奠定下“弄潮儿”的血脉基因;

  岁月光华,良渚先民刀耕火种、饭稻羹鱼,造就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

  千年宋韵,编织连绵不绝的文化脉络,谱写出波澜壮阔、弦歌不绝的璀璨篇章;

  如今的杭州,文化产业规模总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阵营,着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交相辉映别样精彩。

  钱塘大地之上,文化的大江大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恢宏史诗的主角,一个个平凡而又非凡的追光者熠熠生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文明素质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系统工程,成为支撑浙江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20年间,在快与变的时代洪流中,杭州不断提升对文化人才的吸纳力、吸引力、承载力,蓄力打造文化人才最优生态。

  鸾翔凤集,万物生长。无数弄潮儿一步步从历史深处走来,也必将奔赴更遥远的未来。

  人才森林:从一枝独秀到多元共融

  夜幕低垂,杭州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麦家理想谷”里,一盏温暖的灯已经亮了整整12年。杭州籍作家麦家,获得茅盾文学奖回到故乡后,在这里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故乡三部曲”。

  麦家、蔡志忠、郎朗、朱德庸、赵志刚、唐家三少等响当当的名字汇聚起来,让杭州成为国内集聚文化名人最多的城市之一。

  剧本精雕细琢、后期制作审片、海内外节展筹备……眼下,一批重点剧集项目正在紧张筹备,杭州华策中心大楼内繁忙而有序。眼前的场景,很难让人与30年前浙江电视台西侧巷子里的一家影视“小作坊”联系在一起。

  从“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到最具海外影响力的华语影视集团之一,华策影视在中国文化产业的浪潮中定锚、搏击、出海,用“文化匠心”诠释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2024年,华策影视与宋城演艺、华数传媒、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4家在杭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玄机科技入选首批“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入选总数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去年夏天,一只来自杭州的“美猴王”,创造了中国3A游戏破零的“神话”?!吧窕啊钡牡拊煺吆贾萦慰苹ザ萍加邢薰?,是一个规模不过百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他们怀揣着做一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游戏的梦想,勇敢踏上“取经之路”。

  诞生于传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交汇点,游科互动、绝地科技、花果山传媒等新势力,正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动能。

  “文化创造核心在人?!贝?0多位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人文大师,到既懂文化又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再到既会创意又懂研发的青年人才,全市规上文化企业集聚了20多万名专业人员。南宋临安城“参差十万人家”的开放基因,已然演变为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的数字奇迹。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蔽獬卸鞯谋誓?,恰到好处地描绘出杭州生机勃勃、多元共融的文化人才森林,有根深叶茂的参天巨树,也有茁壮成长的万物竞发,书写下一个个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神话”。

  创新水系:从源头活水到海纳百川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杭州不仅在自然上坐拥江河湖海溪,在文化产业上同样拥有一片四通八达的“创新水系”。各路人才踏浪而来,在“人文之窗”前凝神驻眸,留住他们的,是个体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是自我与城市发展的共融共生。

  厚积成势、蓬勃向上的杭州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是吸纳、集聚人才的蓄水池。

  纯金的紧箍安在一块石头上,神似悟空的猴头。从这块石头开始,“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讲述着一个震撼的故事。

  这场日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开幕的展览,和它的原型游戏《黑神话:悟空》一样,出道即巅峰,一票难求。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副院长宣学君介绍,从“悟空”到“哪吒”,始建于2002年的动画与游戏学院,作为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引育了一大批深谙传统艺术精髓、精通现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人才。

  以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为核心,杭州正在构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引导文化人才、创新资源在区域内高浓度聚集、高频次交流。

  美院象山校区外不到两公里处,象山、龙山、狮山“三山”望尽,创意路、灵凤街“两街”纵横——这是由西湖区、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三方共同打造的艺创小镇。

  小镇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游科互动、时光坐标等3000多家大小不一的文化企业。

  这些企业沿着产业链条自发排布,形成相互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也构筑起文化人才引育的“磁场效应”。

  3.5平方公里之外,则是杭州更大的文化产业创新版图。

  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良渚文化大走廊(“两带一廊”)已成为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

  海纳百川,润泽万物。“两带一廊”内,艺创小镇、中国网络作家村、之江编剧村等重要平台比肩而立,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行业集聚发展,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创新要素在其间不断流淌、跃迁、交融。文化产业正像水一样浸润整个杭城,从涟漪变为浪潮,打造出一个人文经济学样本城市。

  2024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8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市拥有规上文化企业1828家,较2023年增加258家,同比增长16.4%,“文化+科技”融合澎湃新动能。

  成长沃土:从阳光雨露到气象万千

  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态度,决定了其发展姿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着杭州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滋养了这座城市重才、敬才、爱才、识才、用才的最优生态。

  杭州看似赢在当下,实际上得益于一场长期主义的共建。这是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综合施策、终成最大合力的结果。

  近年来,杭州先后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生态37条”、《杭州市文化人才发展规划》《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奖励实施细则》等系列人才政策,“阳光雨露”滋养培育精准滴灌,用心用情解决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让他们在杭州安心、安身、安业。

  在杭州,文化人才拥有专属的“孵化器”“栖息地”,让文化的创新、创意、创造插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杭州拥有24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30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在杭州,文化人才可以登上广阔的国际舞台。全球最专业、最具引领性的动漫盛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综合性重点文化会展之一的杭州文博会,以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中国视听创新创业大会、杭州国际工艺周等光彩夺目的城市文化品牌,为各类人才提供了龙跃于渊的空间。

  在杭州,文化人才可以收获“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尊重和礼遇。当导游、学美发、送快递、干喷漆等,都有机会成为“技能大师”“高层次人才”。

  在杭州,文化人才还可以亲身体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收获“静待花开”的耐心陪跑,实现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蔡志忠曾反复表达杭州对文化的重视和对文化人才的尊重:“这是一个真正将文化视作城市发展灵魂的地方,完善的扶持政策,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包括资金、场地支持等在内的诸多便利,使人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作品之中?!?/font>

  时光不语,在历史洪流中书写传奇篇章;梦想无垠,在天地之间绘就万千气象。

  从跨湖桥畔起步,沿着良渚玉琮纹路,滚滚钱塘江潮水裹挟着吴越剑影和宋词平仄,从沧海桑田到代码为诗,一代又一代弄潮儿将坚韧、不屈、永续的精神,深深刻进城市的基因。

  这群人、这座城,在发展的“血脉”中,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弄潮”精神,在新时代搏击风浪,向上攀登。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记者 童伟中 骆剑伟 傅凌波)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