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 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开启文明对话新篇章

·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 杭州发布“小花公约”!文明赏花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好事做到底!杭州小伙再续“生命火种”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未成年人教育 > 第二课堂
走进建德市乾潭镇下梓复兴少年宫 非遗魅力浸润童心
杭州文明网     2022-09-13 16:18:36
 稿源: 杭州市第二课堂
 编辑: 程慧雨

  今年暑假,位于建德市乾潭镇下梓村乡村“复兴少年宫”如期开课,将特色非遗文化融入教学过程,用传统文化扮靓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书法课和板凳舞龙是开课时间最长的课程,也是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课程,平时也有很多孩子参加,”板凳舞龙非遗传承人、中国书画协会会员胡宝成介绍说,“孩子们来体验、学习这些课程就是非遗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font>

  胡宝成是今年暑期下梓村“复兴少年宫”的授课老师之一?!案葱松倌旯逼舳?,胡宝成就利用周末等假期给下梓村及周边地区的孩子们教授书法课程和板凳舞龙。

  今年7月以来,胡宝成每周三、周六给孩子们上两次书法课,每期约有15名青少年儿童参加,有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也有学龄前儿童,授课内容包括软笔书法的握笔方式和写字姿势介绍,基础笔画书写方法,临摹练习等等。村委会出资给每个报名的小朋友准备了一套书法用品,包括宣纸、墨水、毛笔、毛毡等。在课堂上,孩子们拿着毛笔按照胡宝成教授的方式,聚精会神地练习着例字。胡宝成就在一边观察孩子们的书写过程,及时为每个孩子给出指导意见。目前正在乾潭二小读三年级的曾允说:“我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不习惯拿笔,胡爷爷就单独教我。像‘爱’这些笔画很多的字,我写不好,胡爷爷就握着我的手教我写。我还学会了很多繁体字?!?/font>

  板凳舞龙课程是下梓村乡村“复兴少年宫”最具特点的课程。下梓村板凳舞龙文化已传承11代,历时300余年,底蕴深厚,目前该项技艺已经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村内设有两只舞龙队伍,曾多次在大小文艺比赛中获奖,男子硬板龙共有128节长200余米,女子板凳龙队伍共20节,节数短但场地限制小,精巧灵活。

  下梓村党支部书记陈天飞说:“村子里每逢节庆等重要时间点就会表演板凳舞龙,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小就对这项技术很熟悉、很亲切,所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闭飧鱿奶?,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了解到硬板龙起源、发展历史、扎龙灯技艺、历代传人等知识,还可以跟着老师学习扎龙灯、舞龙灯。孩子们模仿着老师的步骤,用木板、钢丝扎出自己的龙头龙骨,用白绸布扎出龙衣龙裤,绘制自己的龙身纹样,并尝试着组队舞板凳龙,有模有样地摆起姿势、排练队形,在体验中传承下梓村的非遗风俗和乡土文化。“板凳龙是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的艺术,具有浓重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地域特色。因此,这门课程的开展对板凳舞龙文化的?;ず痛惺欠浅S幸庖宓?。”胡宝成谈到。

  乾潭镇下梓村“复兴少年宫”项目开展以来,下梓村整合现有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村级文化大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体远教广场等场地设施,邀请村内非遗匠人、文艺高手、妇女干部加入少年宫志愿教师队伍,探索设置兼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课程表”,立足青少年儿童成长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育人效果,打造家门口的儿童兴趣发展乐园和文化传承基地,切实将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乡村振兴发展、农村文明进步的新高地。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