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约3小时_同城喝茶品茶,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500元3小时快餐不限次数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市民教育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潋滟西溪二十载——让世界看见湿地治理的中国智慧

· 打造文化与科技“双向奔赴”的杭州样本

· 杭州1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开启文明对话新篇章

· 杭州首次评上2个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 杭州发布“小花公约”!文明赏花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 深度融合城市更新 杭州城乡风貌整治有新方向

· “泥腿子”书记蒋益民 让桂花香里酿出文明风

文明播报  
>>更多  

· 杭州一校园出现特殊纸箱 学生用糖果换陌生人的祝福

· 好事做到底!杭州小伙再续“生命火种”

· 从休憩补给到文化体验 旅游驿站变身“户外客厅”

· 荷塘迎来“新居民” 见证采荷生态蝶变

· 西湖畔的“急救守护链”:景区公交驿站救急显城市温度

· 乘客突发不适 杭州公交司机紧急做了一个决定……

· 晚上桥边发生惊险一幕!网友:“小蓝”和“小黄”上大分了……

· 三载春风暖 寸心映杭城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12.jpg
19.jpg
   首页 > 未成年人教育
杭州3位少年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名单
杭州文明网     2024-11-12 14:57:00
 稿源: 杭州市文明办
 编辑: 程慧雨

  11月11日,2024年度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我市郑子墨、王鑫、来丁丁入选。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先进事迹吧~

  郑子墨

  2009年9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文海中学九年级学生。

  图片

  每个第一眼见到郑子墨的人,都会被她灿烂的笑容和爽朗大方的个性所吸引,以至于往往忽略了她那空荡荡的左袖。由于先天性残疾,她出生时就缺少了左侧小臂。然而,当得知她不仅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女,还是一名跆拳道高手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

  作为一名跆拳道运动员,郑子墨在2021年的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代表浙江参加了跆拳道女子K44级别49公斤级比赛,并荣获铜牌。当时她才六年级,是比赛中年龄最小的获奖选手。

  图片

  郑子墨初次接触跆拳道是在三年级的时候,谁也没想到,那次的一时兴起,她竟然坚持了下来。她说,跆拳道不仅让她变得更加坚韧挺拔、更有毅力,还教会了她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相信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郑子墨的座右铭。她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成为一位更加优秀的运动员。

  学习跆拳道对郑子墨来说,面临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陌生的同伴、陌生的环境,还有与他人在生理上的差异……这些都曾让她感到焦虑。她也曾想过放弃,不愿去训练,但在爸爸妈妈的开导和教练的鼓励下,她决定再坚持一下。

  图片

  这一坚持,就延续到了现在。每周六上午,她都会准时参加跆拳道训练,冲拳、深蹲、踢腿、扎马步……这些训练已成为她的日常。郑子墨的启蒙教练程益刚对她评价极高:“不怕吃苦,不服输,这是她最大的优点。”

  事实上,郑子墨不仅在跆拳道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文化学习上也一直名列前茅。她是班里的班长,经常帮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因表现突出,她还在2022年6月获得了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

  在生活中,郑子墨是一个落落大方、自信开朗的女孩,与同学们相处融洽,经常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协助老师管理好美丽的校园,确保同学们在安全有序、活泼严肃的环境中学习。

  图片

  尽管没有左侧小臂,但郑子墨从未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吃饭、写作业、打乒乓球、轮滑、绘画、包饺子……这些我都可以!”在家长们眼中,郑子墨无疑是“别人家的孩子”,“比赛场上敢打敢拼,日常生活里勤劳朴实”,这是许多人对她的肯定和赞美。

  对于郑子墨来说,除了跆拳道,她还有一个简简单单的心愿:“做好自己,比赛全力准备,希望在日后的赛场上能有更好的表现;学习上也要更加努力刻苦,提高成绩,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

  王鑫

  2009年5月出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学生。

  图片

  “有人是星星,有人是月亮,而她就像小太阳,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闭馐峭貊纬踔邪嘀魅翁帐绶祭鲜Χ酝貊蔚钠兰邸D晟俚耐貊我延泻芏嗳儆由恚菏『炝旖怼八男钦隆苯鸾鄙倌?、杭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市优秀治堵志愿者、市优秀气象志愿者……这么多荣誉标签,王鑫最看重的是志愿者方向的荣誉。从小学到高中,王鑫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730个小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超过200场次。

  “我第一次有‘志愿者’这个概念,是在三年级的时候。”王鑫回忆道。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就让她深刻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从那以后,她便积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进入初中后,王鑫的志愿服务之路越走越宽。她不仅加入了杭州市红领巾志愿服务队,还担任了景荷中学微光志愿服务队的队长。由她带领的微光志愿服务队,成员数量已超700人,惠及人群超9000人次,服务队的日常活动更是涵盖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宣传、文明出行劝导、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多个领域。这支队伍的成立和发展,正是王鑫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体现。

  王鑫的志愿服务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中。她曾带领同学们走进残疾人之家,为那里的孩子们科普气象知识,介绍亚运信息。她的热情和耐心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小老师”。

  图片

  除了这些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外,王鑫还多次代表志愿服务队参加各类公益赛事,并获得了多项荣誉。她曾代表杭州市气象志愿服务队参加全市气象科普讲解大赛,荣获市一等奖;代表杭州市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参加全国、全省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路演,为团队取得了双金奖的佳绩;代表杭州青年运动史馆参加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大赛,获得市三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可。

  “活成一束光,温暖更多人!”这是王鑫的梦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加入到这个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队伍中来。她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她的光芒正在照亮更多的人。

  图片

  王鑫将继续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为学校和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志愿服务之路充满了挑战,但王鑫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用微笑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来丁丁

  2013年1月出生,杭州市南肖埠小学六年级学生。

  图片

  品学兼优的来丁丁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热爱,自三岁起,他便开始学习古诗词,至今已熟练掌握超过3500首,其在国学领域的知识储备远超同龄孩子。

  来丁丁的诗词之路始于家庭的启蒙教育,外婆的读书习惯和母亲对古诗词的热爱,为他打开了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来丁丁这样形容古诗词:“它很美,就像唱歌一样,有它独特的旋律?!?/font>

  来丁丁曾两次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登上年度少年英雄榜,《人民日报》称其“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文化熏陶让他散发出旷达爽朗的气质。日积月累的诵读,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图片

  来丁丁对古诗词的热爱不仅仅局限于熟读背诵,更在于他对诗词背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播。他曾在央视节目上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诗词地名飞花令,他对诗词中的地名尤为感兴趣,只要在诗里看到古地名,就必须弄清楚它们在哪儿?!拔液茉缇湍芩党鲋泄械丶缎姓拿帧⒎轿缓鸵恍┕懦?,更渴望有一天能走遍它们。每次出门,我都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祖国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令我神往?!崩炊《∷?。

  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让来丁丁获得了“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小学组总冠军,“浙江诗词大会”楹联创作、书法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图片

  来丁丁不仅热爱古诗词,还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来丁丁成立了班级诗词社团,2023年5月,他带着班级举办了第一届“诗词小会”;他在学校红领巾广播中开设国学专栏,定期与全校同学分享诗词及背后的故事;他连续6年在朋友圈坚持打卡分享诗词,带动了身边和千里之外的小伙伴一起感受诗词之美。

  这些年来,来丁丁更是以热心和爱心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他每年都拿出部分比赛奖金进行捐款,已累计捐款近5000元?!拔胰衔?,人生活在社会上,不仅要对自己追求卓越,更要在生活中践行助人为乐的美德?!毕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已经成为来丁丁的一种习惯。

  在谈及自己的梦想时,来丁丁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为一名地图采集员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不仅仅是丈量它、了解它、保护它,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出更多的文化遗址、典故出处、民风民俗,去寻找古籍中的地点,更是要将中国的诗词文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祖国的每个角落,让更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它。”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