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杭州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文明播报 | 文明培育 | 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区县动态 | 文明时评 | 文化杭州  
文明聚焦  
>>更多  

· 杭州开放82个地铁站纳凉点

· 探索建立健康积分奖励机制 杭州将立法保障“全民健康”

· 免费开放!杭州地铁新服务上线

· “文明汪”养成记!“3S”模式解锁人宠友好社区新范式

· 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 群众文化生活“乐”起来

· “西湖智库”生态文明实践站启动

· 2025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杭启幕

· 第十七届“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在杭举行

文明播报  
>>更多  

· “爱心冰箱”再现杭城街头!来一口 超清凉!

·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儿子夸她:妈妈救人样子真帅!

· 菜场变身文明新舞台 “西湖阿姐”引领文明新风潮

· 一位老人写信点赞风雨中的送菜“志愿者”

· 从“小修小补”到文化名片 西兴“守艺人” 守护社区烟火气

· 提供“校门到家门”精准服务 滨江开通特殊教育学校定制公交

· 为老人解决晾晒难题 笕桥打造“邻里共享烘衣房”

· 一场“民生接力赛” 让公交车“开进”了养老院

主题活动  
>>更多  
12.jpg
12.jpg
12.jpg
12.jpg
11.jpg
12.jpg
   首页 > 市民教育
拱墅区破解普通学校特教资源有限、校外培训费用高昂难题
杭州文明网     2025-03-13 15:46:00
 稿源: 杭州日报
 编辑: 程慧雨

  前不久,杭州市正式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刚刚被列为全省融合教育改革培育对象的拱墅区,今年在探索特殊教育的道路上又有新举措,推出了全省首个普惠融合教育项目——“萤火学苑”课程。

  每到周末,拱墅区会在区内18个街道的融合教育专项教学点开课。558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儿童(下文简称“特需儿童”),可免费接受关键能力提升训练。

  模拟真实情境 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这样的课程对孤独症儿童很贴心

  和睦幼儿园教学点,李女士(化名)在教室门外悄悄张望。室内有8个孩子,并排坐着,儿子君宝(化名)坐在最边上。当看到小家伙在老师引导下举手发言时,她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上周来的时候,君宝还很不适应,有点哭闹。这次进步了不少?!?/font>

  君宝在两岁时被查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罢庵植∽钪苯拥谋硐志褪遣辉敢馍缃唬邮蘸痛硇畔⒌哪芰Ρ纫话愫⒆右慌??!蔽撕⒆涌蹈矗钆看侨チ斯ぷ?,全身心地陪伴君宝成长。

  开始,李女士选择带君宝去机构做康复训练,但她渐渐发现,机构的老师虽很专业,但孩子终究要融入社会,得学会如何跟同龄人相处,这是机构教学无法模拟的。李女士最终还是选择将君宝送进了和睦幼儿园宸新园区?!昂芮煨遥庖徊阶叨粤?。”宸新园区设有相关资源教室,幼儿园每周都会给园内的特需儿童做针对性训练。君宝在和普通孩子的相处中,病情慢慢转向轻症。

  一转眼,君宝下半年要上小学了。本学期开学不久,李女士就从园长陈晓红那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拱墅区每周末将面向特需儿童,免费提供针对性特教服务。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上了小学,孩子所处的环境、面对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发生改变,这对君宝来说,短时间内是很难适应的。我们特别需要有真实情境体验的幼小衔接课程?!崩钆克?,最近每次来上衔接课的前一个晚上,她都会不断和孩子重复课上会遇到哪些人、要做哪些事,让孩子做好心理预期??翁蒙侠鲜岣⒆用悄D庑⊙У难盎肪常π枰欢系刂馗囱盗?,才能对小学生活有一个接受过程?!肮笆恼飧鲂抡?,对我们这样的特需儿童家庭来说,太贴心了?!崩钆克怠?/font>

  融合教育教学点覆盖全区18个街道 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孩子被充分关注

  “这些融合教育课程开设后,最近我们接到的咨询电话不少?!惫笆逃只炭葡喙馗涸鹑私樯?,融合教育通俗来说,就是通过教育设计与调整,使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在普通学?;肪忱镅俺沙?,让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真正融合。

  拱墅区的融合教育起步很早,2007年区里就成立了特教中心,开展融合教育的指导。目前全区有1000余名持证被认定的特需儿童,其中约70%的特需儿童在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随班就读。

  “随着实践深入,融合教育也面临着新挑战?!惫笆亟讨行某N窀敝魅梧S玲亚说,受办学条件限制,各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硬件水平,以及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区别较大。不少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需儿童,仍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支持。对于家长来说,寻求校外机构的帮助,又面临着高昂的费用。而拱墅区通过开设“萤火学苑”,正是为了破解这个“成长中的烦恼”。

  “萤火虽是微光,但聚集在一起可以‘成炬’。”郤玲亚介绍,前期在课程设置上,区里也做好了顶层设计——

  融合教育专项教学点在18个街道都设了点位,服务范围覆盖全区;服务对象年龄层覆盖3—18周岁,开设了49门专项课程,有学习专注力训练、读写能力提升、幼小衔接等内容,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班级都是小班化,一般安排5—8人为一班,每个班由两位特教老师任教,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被充分关注到。

  随着“萤火学苑”课程的开设,教学点的学校、幼儿园都很积极。比如德胜小学就安排了专门的老师对接课程项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钱娟萍坦言:“目前学校就有多名特需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点设在学校,也方便本校老师进行特殊教育观摩,为平日里开展融合教育提供更多参考?!?/font>

  “今年是第一次开设,没有经验可循,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编S玲亚说,区特教中心接下来会根据开设课程的具体情况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对方案进行完善,力争更好服务特需儿童的成长。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明网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